第(3/3)页 朱棡一边说着,一边微微握紧了拳头。 那骨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,恰似冬日里被霜雪覆盖的枯枝。 可见他内心的愤慨之情,是何等强烈! 此刻朱棡恨不得自己能身处彼时,去守护那些受苦的百姓。 一旁的老臣李善长闻言不禁动容,轻声叹道:“哎,那百姓的日子可真是太难熬了啊。” 朱棡听到这声叹息,微微点头。 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感激,似乎是感谢李善长能与他共情。 随后朱棡接着说道:“可不是嘛,李大人。 那地里的庄稼没法好好种,粮食收成少得可怜。 百姓们连肚子都填不饱啊,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,这日子过得是提心吊胆的。” 朱元璋听到此处,也微微动容。 “那彼时大汉,就这般一直被动挨打不成?” 朱棡赶忙回道:“父皇,起初确实如此啊。 那时的大汉,之所以前期在面对匈奴时那般被动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战马不足呀。 将士们即便有心杀敌,可没了战马,这机动性就差了许多。 往往只能眼睁睁看着匈奴骑兵来去自如,却无可奈何呀。” 朱元璋目光锐利,追问道:“那后来呢?” “后来大汉也是痛定思痛,重视起马政来。” 朱棡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朝廷先是在全国鼓励百姓养马,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,那可是制定了详细严苛的奖惩之法呢。” 兵部右侍郎李焕文,见状有些好奇的问道:“晋王殿下,这奖惩之法具体是怎样的呀?” 朱棡看了李焕文一眼,目光平和却又透着一种耐心讲解的热忱。 他微微侧身面向对方,有条不紊地说道:“这奖惩分明着呢。 若是百姓养得好,朝廷给赏赐,有银子、粮食,还能减免赋税。 百姓们一看,哟,这养马能得这么多好处呀,积极性一下就高了起来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