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那样的米,哪里还敢给百姓们吃! 大人问,粥棚之事? 我徐州已经连续施粥一个多月!用的便是最后一点税银啊! 我徐州,当真是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!” 他抹了一把泪,又继续说道: “钦差大人,可是叫下官好等,叫徐州百姓好等啊!” 何文钦闻听此言,双眼一眯,问道: “各县地支用银子,各官员接待,剿匪等,都有记录在案吧? 还请贾大人将账簿拿来! 本官还想问一句,徐州粥棚已经开设一个多月? 据我所知,这府前街上的粥棚也不过才十日吧?” 贾文生却一脸真诚说道: “徐州发了水患,下官终日忙于赈灾,安抚百姓,账簿整理好,便会呈递给大人。 徐州最开始的粥棚是在城隍庙,下官交由徐州同知,傅同大人亲自办理,绝不会有错!” 傅同? 何文钦一听这话,顿时有些不解,问道: “百姓们都在传,那城隍庙处的粥棚,乃是傅同大人自己卖房卖地,支撑起来的! 如何,到了你的嘴里,便又成了你徐州知府下令开设起来的?” 那贾文生却是义正言辞道: “这怎么说的? 傅同大人也是得了我的令,去账房批了银子,才将那粥棚开起来。 此事定是百姓们误传,若大人不信,可以传唤傅同大人,是与不是,一问便知!” 贾文生点头,说道:“依你所言,叫那傅同进来!” 黄师爷立即出了门去,叫人去通传! 而何文钦却又问道: “城中的患病灾民,你是让他们自生自灭? 是疫病,却并不是不能防,我听说,里面还有待产妇人?” 贾文生立即解释道: “下官也只是为保更多百姓不被传染啊!若是县主还在,该有多好!” 何文钦微一抬头,眸光中多了几分寒意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