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8.君以此兴,必以此亡。-《我在西周当国君》
第(2/3)页
“怎么,王上认识狂矞和华士?”
子贸先是好奇地问了商离一句,而后又自顾自地回答道:
“瞧我这脑子,狂矞和华士本就是蒲姑国人,当初王上您的姐姐就是嫁到蒲姑国去的,您认识他们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吗。”
“我确实认识他们……”
商离低声呢喃了一句,而后继续问道:
“他们怎么了?”
“还能怎么了,被吕尚给虐杀了呗!”
子贸愤愤地说道:
“狂矞和华士都是蒲姑国有名的贤士,号称不臣天子,不友诸侯。不要名位,不食君禄。他们种田自己吃,挖井自己喝。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,万事不求人。吕尚知道了他们的事迹之后,便主动上门请他们出山辅佐他。但是这两人并未理睬吕尚,三次都不曾接见他。”
“吕尚何曾受过这种屈辱?恼羞成怒之下,当即命人将狂矞和华士抓了起来给杀掉了!后来周旦知道了这件事之后,还特意写信过来质问吕尚为什么这么做。王上,您知道吕尚是怎么回应的吗?”
“还能怎么回应,无非就是说‘这两人不臣天子不友诸侯,虽有智慧却不能为我所用。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两人还自食其力,我还不能用奖赏和刑法来约束他们。如果齐国人人都学他们俩,我还给谁当君主去?就像一匹马长得再壮,不能为我所驱使,我还留着它干嘛?’……吕尚是这么回应的吧?”
商离淡淡地说道。
“诶,王上,您是怎么知道的!?”
一旁的子贸听到这话,忍不住瞪大了眼睛道。
商离是怎么知道的?当然是从《韩非子》上看来的!姜太公杀狂矞华士之事流传了几千年,而且一直以来都遭人诟病。
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允许一部分人游离在世外的传统,远的有周武王姬发允许伯夷叔齐在商朝灭亡后不食周粟,近的有满清入关之后允许顾炎武这样的反清人士不赴博学鸿词科。虽然这些统治者的做法有沽名钓誉收买人心的目的在,但是装斯文总比真暴力要好一些。像吕尚这样因为人家不给你当臣子就直接将人家干掉的,千古以来还是头一个。
也正是因为这样,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姜太公的名声始终不能和同时期的周公比。后来虽然也被封圣了,但是也只能被封为武圣,而不是和周公旦一样的文圣。可见后世的文人对姜太公还是有一定的微词的。
“吕尚虐杀狂矞华士,此事在齐国闹得极大。”
第(2/3)页